您现在的位置是:知识 >>正文
京东科技赴港上市生变:金融属性太重成主因?金融服务收入曾超4成
知识62人已围观
简介导语京东科技上市再次生变。近日,据媒体报道,京东科技原定于今年3月底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文件,募资10亿到20亿美元的上市计划,因未获得审批通过,或又面临上市搁浅的局面。京东科技上市再次生变。自去年4月份 ...
导语
京东科技上市再次生变。京东金融近日,科技据媒体报道,赴港京东科技原定于今年3月底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文件,上市生变属性募资10亿到20亿美元的太重上市计划,因未获得审批通过,成主超成或又面临上市搁浅的因金局面。
京东科技上市再次生变。融服入
自去年4月份从上交所“科创板”撤回上市申请后,京东金融时隔一年,科技京东科技近日终于传来了有关IPO动态的赴港最新消息。
然而,上市生变属性据媒体报道,太重这一最新动态竟是成主超成原定于今年3月底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文件,募资10亿到20亿美元的因金上市计划,因未获得审批通过,或又面临上市搁浅的局面。
追溯京东科技一波三折的上市经历,业内分析原因称,或与其主业为金融业务有关。
从京东数科(京东科技前身)2020年提交的招股书来看,2020年上半年,京东数科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3.27亿元,其中41.48%由金融机构客户贡献。
01
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同蚂蚁一样,京东科技的上市之路也充满波折。
2020年7月,蚂蚁表示启动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同年9月,京东科技的前身京东数科也锚定要在科创板上市。
2020年9月11日,京东数科向科创板递交招股文件,计划募资总额为203.67亿元,估值高达2000亿元。
彼时,原定计划是在蚂蚁上市后,京东数科跟随上市。
然而,2020年11月3日,上交所决定暂缓蚂蚁上市。之后,业界纷纷猜测,京东数科的上市之路或也受阻。
果不其然,次年3月,京东数科主动撤回科创板上市材料。同年4月2日,上交所网站披露,终止对京东数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彼时,对于主动撤回上市申请,京东数科表示是基于公司自身发展战略的考虑。
也就是说,当时蚂蚁被暂缓上市后,京东数科或也认定自己在科创板上市的可能性非常渺茫,于是主动撤回申请,继而开始谋划赴港上市计划。
今年1月21日,证监会国际部披露了京东科技关于在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审批的材料。
而在1月初,京东科技被传2022年将在港IPO,募资10亿到20亿美元。
然而,就在近日,媒体报道称,京东科技的这一上市计划未获审批通过。这意味着京东科技赴港上市的计划再生变数。
截至5月14日,香港联交所官网上已有上市的京东、京东物流、京东健康的有关内容,但未披露关于京东科技的任何上市文件。
02
金融属性成监管重点
无论是蚂蚁还是京东数科,上市计划的“搁浅”主要都是受监管政策的影响。
从蚂蚁的上市计划突然被按下暂停键开始,国内的金融科技公司监管环境便全面趋严。
2020年11月2日(蚂蚁被暂缓上市前一日),银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起草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网络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杠杆率、贷款金额、联合贷款出资比例、展业范围等,并对业务整改给出3年过渡期。
2021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发表署名评论文章指出,金融科技未改变金融的风险属性。由于金融科技跨界、混业、跨区域经营的特征,相关风险的扩散速度更快、波及面更广、溢出效应更强。
2021年4月29日, 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对部分从事金融业务的13家网络平台企业进行监管约谈。稍后这一数量又增至14家。
监管要求,互联网平台金融需要合规经营、持牌经营,不鼓励打着“科技公司”名义的金融公司上市。
在监管看来,金融科技公司的定位是一个去金融化的科技公司,存在的价值也是对持牌金融行业进行科技赋能,而不是自主放贷。
此后,国内的各类互联网金融公司掀起一股更名潮,纷纷更名为科技类公司。比如,蚂蚁金服更名为蚂蚁科技集团,而京东科技也是由彼时的京东数科衍生而来。
03
赴港搁浅或与金融有关
追溯京东科技的“身世”,其前身是京东数科,而京东数科又是由京东金融更名而来。
京东金融是从京东商城延伸出来的业务,2013年开始独立经营,2017年从京东体系剥离。2018年9月,京东金融宣布更名为京东数科。
2021年初,京东集团宣布将云与AI业务与京东数科整合后,正式成立京东科技子集团(简称:京东科技),原京东数字科技(即“京东数科”)CEO李娅云出任京东科技子集团CEO。
对于京东科技的种种变化,业内认为主要是应监管需要,加强公司的科技属性,以提高公司估值。
在业务层面,京东科技的前身最早是以金融为主,做小额信贷,如京东白条、小金库,代理销售基金、保险等理财产品。升级为数科、科技属性之后,主要为银行、一些城市的政府部门、央企国企提供金融科技支持。
其2020年提交的招股书显示,京东科技的客户主要分为三大类:金融机构、商户与企业、政府。京东科技主要为金融机构、商户与企业、政府及其它等三大类客户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2020年上半年,京东科技的前身京东数科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3.27亿元,其中,金融机构客户贡献42.84亿元,占比为41.48%;商户与企业客户贡献54.09亿元,占比为52.37%,剩余的5.57%则由政府及其它客户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金条被归纳到了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中信贷科技的代表产品,而京东白条则被归纳到了商户与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代表产品。
“京东白条”是一款典型的消费信贷类金融产品。由此,若将京东白条也纳入金融服务业务,京东科技的金融服务收入比例将远超过41.48%的比例。
目前,尽管京东科技的业务已趋于多元化发展,但或许在监管看来,其主打产品依然背靠京东金条、京东白条、京东支付等几个金融属性明显的业务,主营收入也较为倚重金融信贷服务。
于是,对于此次赴港上市搁浅,业内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或还是因其金融属性太重。
目前,京东系旗下已有京东、达达集团、京东健康、京东物流4家上市公司。京东科技何时才能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值得持续关注。
Tags:
相关文章
上海、合肥、南昌提出要求 抵达当地未满5天不得进入商超等公共场所
知识11月22日,上海发布来沪返沪人员健康管理措施,要求来沪返沪人员抵沪不满5天者,不得进入餐饮服务含酒吧)、购物中心含百货店)、超市卖场、菜市场、美容美发、洗足)浴、室内健身、歌舞娱乐、游艺厅、网吧、密 ...
【知识】
阅读更多央行上海总部: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实体经济贷款投放,保持信贷平稳增长
知识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会议要求,2022年下半年,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实体经济贷款投放,保持信贷平稳增长,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加大对基础 ...
【知识】
阅读更多理想汽车烧成骨架,上半年交付增速低出行业22个百分点
知识8月“蔚小理”并不太平。日前,被称为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蔚小理”,在向上爬坡时随着竞争对手们的异军突起,已经开始力不从心。根据7月销售数据,曾身处第二梯队的哪吒、零跑均创造了史上最好的月度交付成绩, ...
【知识】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