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强调一遍:上面说的转型是“一般情况”,或者说“同等条件下的建议对比”。经常有人拿最简略、任何人最入门级的直播短视频,去跟最复杂、和短最高水平的视频公众号文章相比,从而得出“短视频成本不如图文高”的转型荒谬结论。这实在令我无法吐槽。建议我上面说的任何人,是直播拿入门级的图文跟入门级的视频比,拿专业化的和短图文跟专业化的视频比,后者成本一般远高于前者。视频大家应该不会有异议吧?转型
在短视频市场高度发达的今天,无论在哪个平台,建议想要依靠入门级的任何人、没有策划的、非工业化的视频去走红,可能性已经很低了。(我知道有人又会拿丁真这样的特例跟我杠,好吧,杠来杠去就习惯了。)做出一支像样的视频,无论用手机做还是用专业设备做,策划、文案、摄影、剪辑、包装环节是一个也不能少的,时间是要像流水一样花的,该学的东西是永远学不完的。
我们再做一个最乐观的假设:如果你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短视频制作的方方面面,并且通过直播积累了个人粉丝基本盘,成为了某个平台的新晋KOC,接下来又如何呢?花了这么多显性和隐性成本捞足了流量,你肯定想尽快变现吧,毕竟只有变现才谈得上“转型成功”。遗憾的是,你多半要失望了。
2021年以来,整个互联网广告投放的盘子都在缩水,这一点从腾讯、阿里、百度和B站的财报就能看出来。直播及短视频广告的占比还在上升,但是增量多半去了直播带货——这就是如今几乎所有KOL都要试水一把带货的原因。至于传统的品牌广告,不但总量有限,而且进一步集中到了少数头部KOL身上。
上述道理不难理解:在广告预算高速成长的时候,泥沙俱下,广告主会乐意各种渠道、各种形式都多投一点,从而带给视频创作者大量机会;在广告预算缩水的情况下,广告主会集中投放少数经过验证的头部KOL,并且希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问题来了,假设你“转型”做了短视频,你是有信心带货成功,还是有信心迅速成为深受广告主信赖的头部KOL?
如果上述两条你都做不到,那么我建议你放低对广告商单的预期,乃至做好一条商单也接不到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那么,留给你的变现途径主要是:
顶: 6踩: 69148
我不会建议任何人“转型”做直播和短视频
人参与 | 时间:2025-07-05 20:52:17
相关文章
- 第六期中国“双创”金融指数正式发布 成都综合排名稳居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
- 浙江发布《直播选品管理规范》,要求建品控专岗、第三方检测
- 搬!韩国新总统宣布未来5年不在青瓦台办公,还有哪些变革?
- “矿茅”紫金矿业去年净利激增140%, 高毅、社保基金加仓,小心这些风险
- 搭载12nm国产芯:诺基亚T21平板电脑有望12月发售
- 国元期货首席范芮:基本面支撑发力 铜价有望继续走强
- 3月LPR按兵不动,出人意料?专家:符合政策基调
- 财联社时评:让违法者付出应有成本 乐视网的教训才有意义
- 诺泰生物核心技术人员、董秘、财务总监接连辞职,季报出错被罚,有钱又募资,支柱子公司业绩突然“摆烂”
- 快讯:九安医疗尾盘触及涨停 成交达57亿元
评论专区